满天星好养吗(满天星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的)
【满天星栽养要点】
(1)温度: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C。不甚耐 寒,冬季温度宜维持在5°C以上,5°C以下会遭寒害。具有很好的 耐热性。
(2)光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除夏季阳光强烈时 需遮去直射光照外,其余时间最好都能给予充足的光照。光照过 弱时虽能生长,但开花不良,甚至不开花。
(3)浇水:喜湿润的土壤环境,对土壤水分不敏感。生长期 间的浇水应掌握“干湿相间而偏湿”,保持盆土湿润。但忌土壤 积水,否则容易引起根系腐烂。夏季宜酌量增加済水,冬季则宜 节制浇水:保持盆土较为干燥的状态。
(4)环境湿度:喜湿润的环境,以空气相对湿度50%〜60% 为宜。夏季高温、天晴而干燥时,在浇水同时还应向植株及周围 喷水,以创造湿润凉爽的环境。
(5)施肥:耐瘠薄,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但由于 枝叶生长迅速,开花量大,生长时应每半月追施1〜2次氮磷钾结
合的肥料。不宜单纯或过多施用氮肥,否则虽枝叶生长旺盛,但 开花减少。秋季停止施用氮肥,仅施磷钾肥。冬季停止施肥。
(6)修剪:枝叶生长迅速,耐修剪。生长期应经常进行摘心 或打顶,以控制株高,促发分枝,形成丰满的株形。随时对植株 进行修剪,剪去过密枝和瘦弱枝,以改善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 利于植株的生长与开花。
(7)翻盆:每盆种植1〜3株,成株每1〜2年翻盆1次。对土 壤要求不严,但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基质可用腐 叶土、园土、砻糠灰或粗砂等材料配制。
满天星好养活吗?
对光照水分和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
需要有一定植物知识的人士种植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以上或 10℃以下,水含量并不充足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生长根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酸碱值)7左右。
满天星耐寒,忌炎热多雨。宜在向阳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壤土生长,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以上或 10℃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7左右,我国南方大多在秋天种植,每亩约种2000株左右。经摘心后每棵保留4~6个分株,最终可产花5枝以上。
满天星花适合室内养吗?可净化空气有利于生长满天星花具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花朵通常开的比较密集,十分适合将它摆放在室内养护,满天星花的汁液、散发气味都没有任何毒性,即使误食也不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而且它还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在温和的阳光下可生长的更好,在室内养护还能帮助越冬。
满天星花适合室内养
满天星花在平时比较常见,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通常情况下满天星花是可以摆放在室内的,它的汁液、散发的气味中,都没有任何的毒性,平时如果不小心误食,也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满天星花具有着一定的耐阴性,那么满天星花适合室内养吗,满天星花摆放在室内不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虽然它散发的香气不明显,但还是具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
通常情况下满天星花可长时间不接受阳光,但如果在温和的阳光下,可帮助其花期时开出更多的花朵,生长可能还会延长其花期,增加它的观赏价值,平时如果摆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使其更好的生长。
其实满天星花具有着一定的耐寒性,平时如果在冬季养护时,在南方需将它摆放在室内阳台上就可以了,而北方在室内养护时,不仅需要给满天星花充足的阳光,室内更要将温度控制在5℃以上,室内养护还能帮助其越冬。
满天星怎么养才不会枯萎满天星是一种有着素雅美丽的花卉,它有着极其美好的寓意,如纯洁、想念、真心、浪漫、梦境。与其他花卉搭配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它本身象征着纯洁美好的心灵。与红玫瑰搭配象征着爱情、情有独钟,可送给恋人。与康乃馨搭配象征着幸福、尊敬,多送给自己的长辈。
满天星在自然界中一般生长在草地、河滩、沙丘以及农田中,并且适宜在向阳的环境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进行生长。因此在家中养殖时需要格外注意养殖的温度、土壤、肥水管理和适当的修剪等。
想要让养殖的满天星不枯萎,要控制好养护温度,把温度控制在25-30度左右最佳,晚上温度要在10-15度之间,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水分蒸发快,从而会枯萎。在夜间将温度保持在10-15℃左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电照,自0时开始进行电照,每次3-4小时。
在室内养还要通风透气,白天应该多开窗户,避免生长环境太闷热。栽培的土壤也要选好,应该使用疏松、排水能力强的微碱性土壤。
在养满天星的时候,需要经常的浇水,但是也不能乱浇水,一定要有窍门,注意浇水的量。如果在浇水的时候浇的太多的话,就会让盆子里的土太湿,造成盆子水太多,叶子就会发黄干枯。所以一定要控制浇水量,在土壤微微开始发白或者是裂开时在浇水,并且最好要把它放在通风效果比较好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让满天星得到适当的通风,让浇的水不容易产生积水,就不会出现烂根,叶子也不会发黄干枯了。
种植满天星的土壤最好疏松、肥沃,排水性一定要好,一般选择带有微碱性的土壤。在种满天星的时候可以在土壤中加一些石灰即可为土壤增加一定的碱性了。
满天星的枝条生长的非常快,有的时候会交叉的生长或者横向生长。及时修剪掉一些可能得病的黄叶、枯叶等,这样就可以促进新枝的生长,整体会变得更加饱满、丰盛、圆润,更加的美观。
满天星需要怎么养?满天星花的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满天星可在大多数城市绿化布景,能保持300天以上开花期,这是其他品种不可相比的。它也是不可缺少的切花品种,市场前景广阔。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
在定植前应深翻土壤40~50厘米,施入足够的有机肥,并适当增施一些磷钾肥。酸性或中性土壤应适当施些石灰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作高畦,畦面高30~40厘米。
2.定植
每亩(1亩=667平方米)定植2 000~2500株,采用双条栽,行距50厘米,株距35~50厘米。定植前要灌足水,而后择阴天定植,定植后浇透水。定植时间:作为切花栽培,如在大棚内生产,可在夏天或秋天甚至早春定植。这样,初秋直至初夏采花。采花后的植株应于6~7月挖起,然后经冷藏至8~9月,再定植。
3.肥水管理
满天星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和“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两个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定植后要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水分管理要严格控制,过湿长势变弱,积水会引起根腐死亡。当植株长到30厘米时要控制浇水,特别是显蕾期更要小心,花期亦要干一些。多雨地区栽培要搭棚避雨。
春季
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恢复,并且逐步进入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对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
秋季
播种苗上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来。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
虽然它继续生长,但偏低的气温会使它的生长速度放慢,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4~7天。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养护方法
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根部易腐烂。在开花的过程中,把残花带三片叶剪掉,可以延长花期。
其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锥花丝石竹可周年开花。
花期调节
宿根霞草生长和开花的特性即生长发育特性。除了在长日照开花和花芽形成之后花茎迅速伸长这两点自欺欺人的特性外,还有三点:即在秋季已莲座化的植株、接受低温之后打破莲座、生长活性提高。活性提高后,即使在早春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缓慢生长,在生长达到某种程度之后,温度若提高,则在长日照下形成花芽,同时,花茎迅速伸长而开花。如果遇到夏季高温则降低生长活性,在秋凉、短日照条件下以莲座状态迎冬。如果形成莲座状态,在秋冬两季宿根霞草生长活性极低,处于难以开花的状态。可以用高温和长日照处理防止莲座化的产生。
具体方法:用15~25℃的温度,16小时以上的日照(最好深夜照明)进行栽培,就能在秋冬或早春获得切花;或者,在7月中旬起,在2~3℃的条件下植株冷藏至9月中旬定杆,然后,在8℃以上温度长日照条件下栽培,12月开花;莲座化还可用激素来防止,在要形成莲座时,用氨基嘌呤(300×10-6)喷洒,或用赤霉素(300×10-6)喷洒,均可显著促进宿根霞草的伸长和开花。
培育技巧
发芽适温:15~20度。播种期:早秋-早春。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便能促进开花,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花。寒冷地区宜春播,土壤不结冻地区可秋播。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1~22℃。7~10天幼苗出土。定植后长至8节左右时摘心,侧芽长至5~10cm时抹芽,去弱留强。定植初期勤灌水,花芽开始形成时适当控水。
种植条件
生育适温
日温25℃生长最佳,若超过30℃以上,时间或日数太长,易造成畸形花的机率增高。夜温以10~15℃最佳,若低于10℃最佳,在低于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态或簇化现。
对日照的需求性
多数商业品种,其开花的临界光周约界于12~18小时之间。长日处理本身只在于有效的诱导花穗的分化,而较多的长日处理则可获较多的花数。并且较长的光周不但能促进提早开花,且花朵亦较大。而Bristol Fairy对长光照的需求性,不像其他品种如Perfecta diamuna敏感,在12小时以光照即可开花,此即为该品种成为台湾专业生产的主要品种的原因之一。
光度的需要性
光照对满天星的开花与否,有极深远之影响,尤其是在冬季更为明显。夏季的满天星若给予照射80~24Klux照度,则所有的植株皆可开花,所不同之处在于植株所接受的照度愈少,著花数就相对的愈少。在冬季照射58Klux者,植株可全部开花;而照射24Klux者,纵使连续给予24小时的全亮期,也不能开花。
对土壤的需求性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碱性石灰质土壤或砾质壤土为佳。
对水分需求
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多,摘心后仍需充足水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从营养生长期渐渐转换成生殖生长期,亦就是说进入抽凸期(开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长出来时水分应稍减之,以防切花品质及抽水性减低,又能促使尽朵开花整齐。尤其在夏季高温多湿的季节,水分控制适当与否,往往是决定满天星栽培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栽培技术
栽种
首先,得从栽培技术上说,种植田地得采用排水系统良好的。另外,田地里需把杂草清楚干净,翻土两次,对于土地不太肥沃的田地,应该提前施肥。采用宽2.5~3米、长度不限箱式栽培为好,并打碎土粒,整平土面,以便管理。选用苗床株高15厘米左右小苗,2~3株为一丛,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移栽,1亩栽8000~10000株左右,稍栽深一些有利根系增多,并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好,栽后浇水保湿,一般3~5天就会重发新根。以后根据天气情况,结合浇水施1%~2%尿素或复合肥溶液,有利于快速生长。根据树形和生长高度加以修剪,增大冠径,一般6~8个月时间,可长成株高30厘米左右大苗,即可用于绿化工程使用,株型、冠径越大,价格越高。
养殖技巧
满天星性喜凉爽,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25度,在30度以上或10度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7左右。
扦插繁殖
3月至5月
生根粉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后,在1:1的珍珠岩与砻糠灰为介质的苗床上进行扦插,保温保湿,约25~30天后生根。因扦插生根较困难,如今多用组培苗。
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施入充足基肥,每100平方米用氮10千克、磷7千克、钾14千克,基肥用量应占总肥量的60%~70%。定植宜浅植,以后要逐渐培土。定植株距50厘米左右。
侧枝。当侧枝叶片展开时,留3~4个侧枝,其余抹掉。苗期需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薄肥,以氮肥为主。苗期还应经常松土、培土,以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和根系发育良好。同时注意及时除草。
苔期管理
6月至8月
抽苔期。此期间应重施肥水,并减少氮肥比例,增加磷、钾肥用量,同时多施一些硝酸钙、草木灰等速效肥。开花前45天(抽苔后期)应停氮肥,并控水,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每周一次。满天星需严格避雨栽培,浇水也宜干不宜湿,尤其怕涝,雨季更要注意棚内外的排水畅通。
花期为防止枝条软弱.要严格控水,并且控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梅雨季要防止疫霉病发生,夏季雨后及时用500倍的百菌清喷施以防治满天星常见的疫病、灰霉病,在高温干燥季节满天星易受红蜘蛛危害。
9月至12月
9月份后需借助人工电照补光以满足冬季产花的长日照条件,以诱导花芽分化,使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常采用通宵照明或深夜(22时至凌晨2时)照明的方法,并保证光照强度在50~100勒克斯。冬季产花还需保持15度以上的温度要求,10度以下的低温易产生莲座状叶丛生,不能正常抽
切花与上市
满天星花之切取无固定标准,国际市场多以重量为标准,一般要求一枝不低于10克,也有在茎基部下剪,以整个生殖茎为单位。国内市场一般要求每枝有三个分杈。鲜花切取的适期以有75%的花开放为宜,若运输距离较远,可适当提前。
野生满天星小花单瓣,通过种子繁衍,是典型的长日植物,秋播春花是长日植物的典型特征。野生种的满天星花小瓣单,商品价值较低,多做育种材料,罕作商品栽培。
满天星这样养在室内好吗?好的。
种植满天星种植的要求如下:
1.生育适温
日温25℃生长最佳,若超过30℃以上,时间或日数太长,易造成畸形花的机率增高。夜温以10-15℃最佳,若低於10℃最佳,再低於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态或簇化现。
2.对日照的需求性
长日处理本身只在於有效的诱导花穗的分化,而较多的长日处理则可获较多的花数。并且较长的光周不但能促进提早开花,且花朵亦较大。而Bristol Fairy对长光照的需求性,不像其他品种如Perfecta diamuna敏感,在12小时以光照即可开花。
3.对土壤条件的需求性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碱性石灰质土壤或砾质壤土为佳。
4.对水分需求
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多,摘心后仍需充足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从营养生长期渐渐转换成生殖生长期,亦就是说进入抽凸期(开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长出来时水分应稍减之,以防切花品质及抽水性减低,又能促使尽朵开花整齐。尤其在夏季高温多湿的季节,水分控制适当与否,往往是决定满天星栽培成功与曾的主要因素。